1925年夏,廣州沙基慘案發生,梧州學生在英國領事署前舉行聲勢浩大的-活動,所有在英領署工作的華人全都辭職,英國駐梧領事-坐軍艦退回香港,再沒有回來。領事署沒有人管理,一天天的荒蕪起來。1897年,梧州府被辟為通商口岸,英國僅以“二十四千銅錢的地價”買下白鶴山三個山頭,在山上建立領事署。
梧州英國領事署舊址為文化旅游景點。
1932年,領事署旁豎有“還我河山”石碑,敘述梧州人民反帝斗爭驅逐英領事人員和購回領事署建筑、建立河濱公園的經過。1928年底,廣西省府主席黃紹竑在廣州同英國駐廣州總領事畢約翰達成協議,英國索回房屋建筑費2.5萬港元,將領事署交回廣西。 領事署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,建筑面積約1000平方米,磚木結構,四邊有走廊相通,前門有7條磚柱,從大門進去有廂房、辦公室、住所等,屋面為琉璃瓦,建筑形式兼有中西方風格。
始建于清光緒二十三年(1897)。英國領事署舊址位于梧州市白鶴山上河濱公園內,是梧州市區著名的清代文物旅游景點和游覽勝地。
溫馨提醒:文章觀點來源網絡,隨時光飛逝,歲月變遷,準確性、可靠性、難免有所變動,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!